News information

新闻资讯

公司动态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血管外科杨百晖主任团队应用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成功救治1例肺栓塞患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血管外科杨百晖主任团队应用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成功救治1例肺栓塞患者

时间:2025-04-09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fHeT_NUO444-buwFcibWbQ

331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昆医大附二院)心脏血管外科杨百晖主任及团队应用腾复医疗自主研发的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成功救治1例肺动脉血栓患者。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昆医大附二院在肺动脉血栓微创介入治疗领域达到新高度,也为后续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了新选择。



1病例基本情况

患者43岁,男性

主诉:反复胸闷2年,心悸伴呼吸困难2

现病史:患者2年前胸闷,长期间断吸氧治疗,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胸闷,1周前自觉症状加重,活动后伴咳嗽、气喘、头晕, 咳痰量少,伴少量血丝。322日至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 完善肺动脉增强CT显示: 右侧肺动脉干及右肺中下叶各段、亚段肺动脉栓塞。

既往史:高血压,支原体感染,两年前有胸痛、胸闷症状

初步诊断:慢性肺栓塞、一周内急性加重


2手术计划

患者确诊肺栓塞,经标准抗凝与溶栓治疗后,血栓负荷未完全缓解。杨百晖主任及团队经综合评估,决定采用经皮机械取栓术以进一步清除残余血栓。

手术名称:

经皮肺动脉取栓术,肺动脉造影术,下腔静脉造影。

器械选择:

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型号:TF-15-18

Tendvia®血栓抽吸导管(型号:CX20


3手术过程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麻后,经右股静脉穿刺成功后预留血管缝合器系统,穿入22F鞘组,随后引入导丝和导管,建立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通路。造影显示:右侧肺动脉主干远端可见明显充盈缺损。

术前造影

置入0.035"超硬导丝于右肺动脉分支,沿导丝送入Tendvia®血栓抽吸导管至右肺动脉,管口贴近血栓处停止,撤出导管芯。将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沿导丝通过抽吸导管向前推送,精确导入至患者的右肺动脉血栓部位,支架头端穿过血栓;再回撤输送鞘管,支架自动膨开;等待90秒后,连接抽吸器并形成负压,回撤取栓支架的同时旋转开关释放负压。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捕获和收集血栓进入抽吸导管,经负压抽吸同步作用下,顺利为患者取出右肺血栓。

Tendvia支架回撤捕获血栓

术后造影


术毕,将所有导管、鞘管撤出,穿刺点加压包扎。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各监测指标平稳,患者安返病房。


取出的血栓


4临床背景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由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引发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其类型包括肺血栓栓塞(PTE)、脂肪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PTE为肺栓塞的最常见类型。引发PTE的血栓多起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PTEDVT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VTE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根据发病时间,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肺栓塞。其中,急性肺栓塞全球年发病率为(39~115)人/10万人VTE最凶险的临床类型,其死亡率在心血管疾病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冠心病和卒中。据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危险分层模型预测,高危肺栓塞患者30天病死率达20%以上。

标准抗凝与药物溶栓作为肺栓塞的基础疗法,在轻中度病例中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然而,针对大面积肺栓塞患者,药物溶栓存在显著局限性:血栓清除效率不足、出血并发症风险增高。更值得注意的是,治疗后的残余血栓可能导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等远期并发症。得益于介入技术的发展,经皮机械取栓术已成为当前PE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20245月,腾复医疗自主研发的机械取栓医疗器械—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国械注准 20243031010)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通过取栓支架和负压抽吸协同取栓的方式,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为肺血栓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适用范围
该产品适用于有下述情况之一的急性高危肺栓塞或伴临床恶化的中危肺栓塞的经导管血栓清除治疗:
(1)有肺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血栓,并存在高出血风险或溶栓禁忌的患者;
(2)有肺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血栓,并经溶栓或积极的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


产品特点:

1取栓支架+负压抽吸,同步机械取栓;

2独特取栓网篮支架结构有效作用于各类血栓;

3大口径抽吸导管设计,强劲抽吸,可容纳大负荷血栓,搭配大口径负压专用抽吸器,抽吸效果强劲快速;

4抽吸管采用管体多段式结构设计,完美平衡推送性和柔顺性;

5快速开通血管,即刻改善症状,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5专家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血管外科,是集医疗、科研及教学于一体的心脏、血管疾病治疗中心。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云南省最早开展心血管手术治疗的医院,由于学科建设需要,2015年从心胸外科独立出来。目前在心血管疾病综合治疗多项领域位居省内先进水平。科室现有医护人员 30 人, 床位30张,心血管专科重症监护室床位8张,医生8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博士1人,硕士5人。目前科室在以心脏大血管疾病的综合治疗为主攻方向的同时,同样开展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颈动脉狭窄、内脏动脉疾病、静脉系统疾病四个亚方向的综合治疗。积极开展多项国内一流的新技术,包括成人心脏移植技术,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全腔内微创修复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全腔镜/腔镜辅助下心脏瓣膜修复技术开展和应用等技术,尤其在心脏外科微创技术及全主动脉疾病的一站式杂交治疗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科室突破传统手术方式,使心血管外科手术方式变得更加微创、更加安全。

科室与美国纽约圣约翰心脏中心、北京阜外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广东省心研所等国内外多家知名心脏中心保持长期协作关系,为科室开展疑难重症提供长期技术支持。并与北京屈正爱心基金会合作,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提供完全免费的医疗救助。心脏血管外科正以“一流的技术、先进的设备、优良的服务、温馨的护理、优美的环境、合理的收费”为宗旨,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创建省内一流心脏血管专科,更好地为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服务。


杨百晖

主任医师 

硕士,主任医师,科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泰国曼谷心脏中心、美国纽约圣约瑟夫心脏中心访问学者;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先心病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心血管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云南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心脏血管外科临床工作及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对体心内直视手术和心脏微创手术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包括心脏瓣膜病的置换及修复、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心脏大血管疾病的手术治疗。同时擅长大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如胸腹主动脉瘤、动脉夹层的腔内修复。


田骏

主治医师 

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云南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委员,云南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分会委员。擅长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静脉曲张、下肢动脉疾病、心脏瓣膜疾病、主动脉夹层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参与多项临床研究,发表论文4篇,SIC一篇,参与专著1部。


和继芹

住院医师 

硕士,擅长心脏大血管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参与完成心脏血管外科常见疾病的各类手术及介入治疗,如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先心病、肥厚性心肌病、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壁间血肿、腹主动脉瘤、髂动脉瘤、下肢动脉闭塞、下肢静脉曲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参与开展多项临床研究,目前参与在研国自然一项,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一项。


关于腾复医疗

腾复医疗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专注于肺血管及静脉介入医疗器械研发与产业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上海。公司致力于通过机械取栓技术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其核心产品包括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国械注准20243031010)、Tendfast®外周静脉取栓支架系统(国械注准20243032574)、肺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国械注准20253030316)等一系列血管介入器械,目前均已在临床获得广泛应用。

未来,公司将立足医疗前沿,持续推进产品研发迭代,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优解决方案,以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满足医患双方的临床需求。

Tel021-52238812

E-mail: om@tendfo.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25

腾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52598号-1

技术支持:澳煦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