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技术持续革新的浪潮中,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血管外科梁双超教授团队凭借前沿的技术手段与深厚的专业素养,成功运用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为患者攻克肺动脉血栓难题,实现了肺动脉取栓领域的新突破。
1、患者基本情况
近日,一位患者因身体不适紧急入院。经过全面且细致检查,确诊其右上肺主干与左下肺主干存在血栓。这些血栓严重阻碍了肺部的血液循环,若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引发呼吸衰竭、心肺功能受损等严重后果,患者的生命健康面临威胁。
2、手术计划
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的病情展开了深入评估。结合各项检查指标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果断决定采用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进行治疗。该系统配备的血栓抽吸导管型号为CX16,能够精准地抵达血栓部位并进行高效抽吸;取栓支架型号为TF-15-18,可牢固地抓取血栓,从而确保取栓效果。
3、手术过程
在手术过程中,团队成员密切协作。医生首先通过造影技术精确探查血栓的位置、大小及形态。随后,严格依照既定方案,熟练地运用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开展操作。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精湛的技术,取栓支架联合抽吸导管负压抽吸取栓工作顺利完成。手术过全程,麻醉团队和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根据实时数据及时调整治疗措施,全力保障了手术的安全进行。
右肺动脉取栓前造影
右肺动脉取栓术中
右肺动脉取栓术后
左肺动脉取栓前造影
左肺动脉取栓术中
左肺动脉取栓术后
右上肺及左下肺取出血栓
4、显著手术成效
术后患者右上肺主干与左下肺主干血栓成功清除,肺动脉血流恢复通畅。患者血氧饱和度升至99%,肺部氧合功能有效恢复,身体状态显著好转,目前正接受康复治疗与观察。此次手术成功,彰显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在肺动脉疾病治疗领域的深厚造诣与高超水平,也体现医院在医疗技术创新应用方面的卓越实力。医院将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理念,持续提升医疗技术,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5、临床介绍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凶险的急重症、心血管疾病中前三位的死亡原因。
中高危肺栓塞疾病一直是临床⼯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临床急需专用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更有效解决方案,弥补VTE防治中这一不可或缺的环节。根据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危险分层模型评估,急性肺栓塞患者的预后风险可被明确分级。其中,高危患者30天病死率高达为22%,而中高危患者30天病死率介于为3%至15%之间。尽早开通阻塞血管,是降低其致死、致残率的关键。
上海腾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国械注准20243031010)于2024年5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作为全国首款急性肺动脉栓塞专用介入器械,Tendvia®填补了我国肺动脉取栓支架治疗肺栓塞领域的空白。为广大临床医生在肺栓塞治疗领域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腾复医疗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01 高效取栓:
取栓支架+负压抽吸同步取栓,保障血栓清除效率,避免远端肺动脉分支堵塞,减少远期慢性肺栓塞肺动脉高压(CTEPH)风险。
02 独特网篮结构:
适用于附壁血栓以及大块血栓,确保全面清除。
03 大口径设计:
大腔抽吸导管搭配大口径负压专用抽吸器,取栓高效快速,缩短手术时间。
04 标准化操作:
术中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显著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6、技术与团队优势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梁双超教授团队一直专注于血管疾病的研究与治疗,不仅拥有先进的诊疗设备,更具备一支专业且富有创新精神的医疗团队。此次运用的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是当前治疗肺动脉血栓的前沿技术。团队通过不断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力求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7、专家简介
梁双超 教授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