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潘禹辰团队成功应用国内首款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Tendvia®为一位高龄女性高危急性肺动脉大面积栓塞患者实施桂林首例经导管肺动脉血栓取栓术,这不仅展示医院在经皮肺动脉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重症肺栓塞方面的高精医技,也为国内肺动脉取栓治疗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桂林地区的众多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尤其是大面积栓塞患者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Tendvia®支架系统的应用标志着我国在肺动脉取栓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未来有望为更多患者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01、病例分享
患者植女士,71岁,因突发呼吸困难于2月25日在外院住院,经诊断为急性肺动脉栓塞。鉴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在治疗肺动脉栓塞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患者家属决定将其转入该院接受进一步治疗。急诊完善相关检查,血D-二聚体30.80ug/mL,NT- Pro BNP 8,462pg/mL,动脉氧分压54.8mmHg。肺动脉强化CT提示“双侧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多发栓塞”,故明确诊断为“急性肺动脉栓塞”。
02、治疗策略
心脏大血管外科唐开维医生仔细评估和充分讨论风险状态和手术指征,考虑该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肺血管血栓负荷大,且合并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危险分层较高,为降低其恶化风险,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后,决定实施肺动脉取栓术。
器械选择:
腾复医疗Tendvia®血栓抽吸导管型号CX20;
腾复医疗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型号 TF-11-14
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后,穿刺右股静脉并置入6F血管鞘,注入肝素3000U。术前外周血氧饱和度:93%(吸氧状态下),无创血压:113/62mmHg,送入5F造影导管行右心导管测压PA:53/32/22mmHg,送入5F猪尾造影导管行双肺动脉造影显示:双侧肺动脉主干及多肺段动脉均见充盈缺损,以右肺动脉明显。
置换22F血管销,送入CX20型号的Tendvia®血栓抽吸导管至于右肺动脉血栓近端行血栓抽吸治疗,抽取出大量红色碎样血栓。将TF-11-14型号的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沿导丝通过抽吸导管向前推送至右肺动脉血栓位置,支架头端穿过血栓,回撤输送鞘管,支架自动膨开,等待90秒,连接抽吸器并形成负压,回撤取栓支架的同时旋转开关释放负压,血栓由支架收集后进入抽吸导管内并在负压抽吸状态下进入抽吸导管中。同法处理左肺动脉血栓。
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能够自由活动。经监测,患者在未吸氧状态下外周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肺动脉增强CT检查结果显示:双侧肺动脉主干及大部分分支血管血流均通畅。经综合评估,患者已达到出院标准,予以办理出院手续。
抽出的血栓
术后复查CT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凶险的急重症、心血管疾病中前三位的死亡原因。
中高危肺栓塞疾病⼀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临床急需专用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更有效解决方案,弥补VTE防治中这一不可或缺的环节。根据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危险分层模型评估,急性肺栓塞患者的预后风险可被明确分级。其中,高危患者30天病死率高达为22%,而中高危患者30天病死率介于为3%至15%之间。尽早开通阻塞血管,是降低其致死、致残率的关键。
对于特殊病例,传统溶栓或碎栓治疗可能无法完全清除血栓,导致残留血栓机化,增加远期CTEPH的风险。另外,传统溶栓治疗需要使用溶栓药物,可能导致严重出血并发症,尤其是颅内出血或消化道出血。肺动脉机械取栓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通过股静脉穿刺,利用大口径抽吸导管与盘状网篮式取栓支架的协同作用,有效清除肺动脉血栓,迅速恢复肺动脉血流,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新方案。
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
2024年5月,腾复医疗自主研发的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国械注准20243031010)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作为国内首款急性肺动脉栓塞专用介入取栓器械,填补了我国肺动脉取栓介入治疗的空白。
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是一种创新的治疗急性肺栓塞(PE)的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导管溶栓或碎栓治疗,具有以下优势:
1) 降低远期形成慢性肺栓塞肺动脉高压(CTEPH)风险:
传统溶栓或碎栓治疗可能无法完全清除血栓,导致残留血栓机化,增加远期CTEPH的风险。而肺动脉支架系统通过机械取栓,能够更彻底地清除血栓,减少CTEPH的发生率。
2) 减少溶栓药物相关的大出血风险:
传统溶栓治疗需要使用溶栓药物,可能导致严重出血并发症,尤其是颅内出血或消化道出血。肺动脉支架系统通过机械取栓,避免了溶栓药物的使用,显著降低了出血风险。
3)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外科手术治疗急性肺栓塞,创伤大,出血多,长期疗效不显著不能及时解除病人危险。支架系统取栓治疗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患者恢复更快,能够尽早下床活动,减少卧床相关并发症。
4)缩短住院时间:
由于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缩短,降低了医疗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04、专家介绍
潘禹辰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原解放军第九二四医院心脏中心(心胸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心电图室)主任
曾任广西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脏瓣膜病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 青年委员
广西医学会心胸血管外科分会 常务委员
桂林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从事心胸血管外科工作20多年,对各类心胸血管外科疾病有深入的研究,特别擅长心脏移植、肺移植、体外膜 肺氧合(ECMO)、心脏瓣膜病、心房纤颤和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完成了广西首例心脏移植手术、桂北地区第一例肺移植手术、桂北地区第一例ECMO手术、桂北地区第一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成形术、广西地区第一例外科左心耳夹闭术,同时能熟练开展各类瓣膜成形/置换手术、瓣膜介入手术、大血管手术和普胸手术,在微创电视胸腔镜治疗心胸血管外科疾病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如微创胸腔镜下瓣膜修复/置换、房颤射频消融、先心病矫治等。发表心脏移植、肺移植、ECMO等相关论文20余篇。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荣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一等奖,荣获2019年广西医师协会第一届广西优秀医师奖。
唐开维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
广西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桂林医学会心胸外科分会委员。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肺动脉栓塞、肢体动脉狭窄闭塞等疾病的介入治疗。
科室介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创立于1982年,是广西最早独立成立的独立胸心血管外科专业的科室之一,也是广西第一批开展体外循环手术的科室之一。是国家级心胸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自治区级医疗卫生重点(培育)学科、自治区临床重点(培育)专科,是桂林市临床重点专科单位。拥有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血气分析等常规设备和床旁3D食道超声等特殊设备,并配有国内最先进的体外生命支持系统:体外膜肺氧合(ECMO)、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广西桂北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心脏大血管外科诊疗中心。
目前开展以下业务:
1.瓣膜病外科:各类心脏瓣膜疾病常规开胸及微创腔镜下手术,退行性、风湿性二尖瓣修复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避免长期抗凝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使用免缝合瓣膜,减少体外循环时间。各类心脏瓣膜病的微创介入治疗:常规熟练开展经皮/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经皮二尖瓣、三尖瓣介入/置换手术等。
2.大血管疾病开放手术、微创血管腔内治疗、杂交手术:A型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孙氏手术),主动脉根部Bentall、David、Wheat手术等,B型夹层腔内修复术、腹主动脉瘤、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等。支架感染后再次血管置换术等。
3.房颤外科:各类心脏病合并房颤同期治疗,1年窦性恢复率达到90%。微创胸腔镜下房颤射频消融术、心耳夹闭术等,大大减少心源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4.冠心病外科:心脏停跳或不停跳下冠脉搭桥,联合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全动脉化搭桥,瓣膜手术同期冠脉搭桥,室壁瘤切除等。
5.先心病外科:贫困先心病患儿,几乎达到免费手术治疗。简单先心病超声引导微创封堵,全程无X线辐射,术后第2日即可出院。超声微创封堵术治疗卵圆孔未闭合并脑梗塞、偏头痛等。